一、实施背景
1案例简介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广东科技学院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建设,紧密契合东莞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发展理念,聚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通过萃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龙头企业华为、讯方等公司的优势资源。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秉承“五育并举”理念,深化产教融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精准培育ICT产业链亟需的卓越工程师为核心,构建了“认证驱动•靶向培养•人职匹配”的华为产业链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华为产业链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历史脉络图(见图1)。
图1. 卓越工程师培养历史脉络图
2主要解决的问题
(1)解决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不深入,高校与企业联动不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2)解决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多学科交叉培养不足,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制不完备,课程体系前沿性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3)解决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学生培养针对性不足,职业认证体系与专业建设融合度不高,科产教融合型实践教学平台资源缺乏的问题。
二 主要做法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核心,通过构建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工程师培养机制,构建以认证为核心驱动力的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构建高水平校企混编师资群,构建递进式企业项目教学,构建“岗课赛证创”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和产科教融合型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多元协同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创新举措,最终形成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认证驱动•靶向培养•人职匹配”华为产业链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见图2)。
图2. 认证驱动•靶向培养•人职匹配-人才培养体系
1.构建了“区-校-园”多元协同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机制)
实施校企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联合华为、讯方等龙头企业、东莞市松山湖光大WE谷产业园及地方行业协会,共同打造开放型“区-校-园”产科教联合体,筑实华为产业链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多方优势资源,构建了多主体协同的管理架构(见图3),形成平台共搭,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机制,并出台了一系列现代产业学院管理及考核办法,保障育人成效。
图3. 共建共管共享的管理体制机制架构图
2.构建了“认证驱动”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认证驱动)
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行“毕业证+职业认证”双证书制度,以华为HCIP、HCIE高水平认证为核心驱动力,对标产业岗位需求,将华为认证植入专业课程,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设有云服务、云计算、数通、AI、BigData、安全和鸿蒙应用七个认证方向,计算机学院与机电工程学院联合设置了《鸿蒙应用开发》、《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治理》等微专业,整合计算机、机电工程等学院的优势资源,打造了专业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专业群(见图4)。
图4. 面向产业链构建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及专业群
3构建了递进式一体化企业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靶向培养)
面向ICT产业需求,采用递进式企业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网络工程专业《华为城域网网络架构项目实践》为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和实现复杂网络架构的能力,将企业项目需求作为主线,学期实践项目为支撑,以课程实践项目为基础,并进一步将企业项目来支撑毕业设计命题,全面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见图5)。
图5. 递进式一体化企业项目驱动式教学
4构建了“人职匹配”科产教融合型实践教学基地(人职匹配)
学院与企业携手,共同创立了“广东省鲲鹏+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市鲲鹏计算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重点实验室。目前已与多家合作企业、产业园区签署协议并授牌,建立了包括就业实习基地、定向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校外“人职匹配、实践育人”实践教学基地在内的多种合作模式(见图6)。并通过“华为ICT双选会”、“产教融合联盟”等多渠道多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就业服务,确保学生能够实现高质量精准就业,并向松山湖高新技术企业输送高水平HCIE华为卓越工程师、科技特派员,推动技术难题的攻克与成果的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图6. 松山湖光大WE谷“区-校-园”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
5构建了多元协同的质量保障体系(质量保障)
按照“人岗适配、校企对接、考评贯穿”原则,构建了多元多维度的教学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学校成立“双中心”(产教融合创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并出台了“人职匹配 因材施教 分类培养”工作等系列实施方案,学校创新性地实施了思政导师、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及企业导师在内的“四导师”评价体系,通过与企业、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及校友的紧密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数据调研与分析,面对发现的问题及收到的反馈,建立了高效的响应机制,确保能够及时跟进并作出调整,持续优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和体系,实现对学生从学习、实习到就业全过程的动态、全面、全链条式的监控与管理。这些举措有效解决了教学质量监控中的难点与挑战,显著提升了靶向培养的成效,为华为产业链输送更多高质量的卓越工程师人才。
图7. 实施多元多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四 成果实效
1.学科专业建设凸显成效
软件工程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项目。网络工程获批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并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并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以来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华为高水平认证HCIP、HCIE(如云服务、数通、云计算、AI、BigData等方向)为核心驱动力的课程体系,二级学院联合设置了《鸿蒙应用开发》、《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治理》等微专业,形成专业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专业群。
2.科产教融合型教学资源“课程、平台、基地”建设成效
校企联合开发项目案例实践教程18门,共同开发专业群标准化课程资源25套。联合企业共建了“广东省鲲鹏+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市鲲鹏计算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及实验室,建有华为数据通信、大数据应用开发等校内实践教学平台10个,建有校外“人职匹配、实践教学”基地多个,主要分布在松山湖产业园区,促进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3.华为产业链卓越工程师培养成效
累计培养了71名HCIE华为认证专家,486名HCIP高级工程师成为ICT行业紧缺高端人才;与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通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联合培养学生,2024年累计有56名学生在华为终端制造工程部实习,平均工资高达9506元,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5%,高薪就业学生(8000元及以上)占比21%,部分年薪达到18万以上,华为生态圈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平均就业薪资位居全校第一位。
图8. 毕业生就业率及专业对口情况
图9. 毕业生在华为终端制造部实习情况
五 经验总结
1.以“认证”为核心驱动力,构建了一体化企业项目课程贯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以认证为驱动,将华为高水平认证HCIP、HCIE植入专业课程,重构课程体系,以培育卓越工程师人才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设置微专业,打通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壁垒,构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专业群,实施了递进式一体化企业项目驱动式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构建了校企多元协同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
2.实施“靶向培养”工程,精准培育华为产业链卓越工程师
以粤港澳大湾区ICT产业链需求为导向,紧密契合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华为行业领军型企业优势,通过华为技术资源互补融合,华为岗位技术标准融合,华为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实现岗课赛证一体化、工学结合一体化育人,并构建了融入华为新技术的实践教学平台和科产教融合型实践教学基地,坚守立德树人,推进五育并举,精准培育区域高素质高水平华为产业链亟需的工程师。
3.优化“人职匹配”培养模式,构建数字人才培养新生态
融合学校“产学研用创”一体化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通过“补短板,扬长板,强新板”,构建了校政行企理念下的“区-校-园”产科教联合体共建共管共享机制,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通过华为ICT联盟双选会、华为ICT大赛等多措并举,形成华为生态圈高质量就业的闭环,以华为ICT学院为平台,融合华为Talent实训平台,引入华为Weautomate数字机器人,培养“RPA+AI”技术人才,构建数字人才培养新生态,为东莞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提供“平台+技术+人才+服务”的支撑,助力企业迈向自动化,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六 推广应用
1.校外应用推广成效
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组织并参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先后获批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华为ICT学院挂牌至今,累计接待了200余场次政校行企研学交流活动,约1500+人次,先后对口帮扶广州南洋理工学院、南宁学院、珠海科技学院、广州工商学院等相关专业建设,其中近20所院校借鉴产教融合模式,受益学生约820人/年。累计向松山湖高新技术企业输送特派员8名,联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累计到账经费1000余万元,促进科研成果转化4项。
图10. 积极组织参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2业界评价及示范引领
2023年,以培育卓越工程师为核心的华为ICT学院获评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2022年度获评“卓越华为ICT学院”,在全国400多所ICT院校评比中,排名第16位。华为ICT学院“认证驱动•靶向培养•人职匹配”的教育教学案例曾获评广东省民办教育典型案例三等奖,入选CIE 2023第五届中国IT教育博鳌论坛产教融合优秀案例,获评广东省教学评价改革优秀案例,东莞市产教融合优秀案例一等奖,获评工业与信息化部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三等奖,并被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公众号在全国进行推广示范。
图11. 获评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及产教融合育人典型案例
(材料来源:广东科技学院 王洪元 田立伟)